高温之下 吃“冰”也要讲究“科学性” | 夏日安全消暑科普↓
央视网消息:高温之下,冰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高温冰激凌等消暑,吃也但吃“冰”也得讲究“科学性”,讲究一味贪凉可能会伤身。科学近日,性夏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后,日安前额突然一阵剧烈疼痛,全消持续好几分钟,暑科胃也不舒服,普↓连忙到医院就医。冰医生表示,高温这种情况有一个形象的吃也说法,叫“脑结冰”。讲究
张女士表示,科学天气热,她拿出冰淇淋吃一大口感觉不舒服,脑子像抽筋一样,胃里也难受。
适当吃冰可以刺激胃肠道蠕动 增加食欲
医生介绍,吃冷饮能刺激人体的副交感神经,减少自律性神经失调现象,振奋精神。适当摄入冷饮可以避免身体过热,促进消化液的释放,达到刺激胃肠道蠕动、增加食欲的效果。
吃冰后“脑壳一紧”也被称为“脑结冰”
像张女士这种吃冰后“脑壳一紧”的疼痛感,也被称为“脑结冰”。这种疼痛主要发作于前额中部和太阳穴附近,可持续几十秒或更长,一般不超过2—5分钟。部分人除了头痛外,还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甚至造成短时的血压升高。
“脑结冰”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主治医师邬婉文介绍,“脑结冰”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是大口吃了冷饮之后,口腔黏膜造成刺激。第二种是在剧烈运动或劳作之后,大量出汗再大量饮用冷饮,对颅内血管造成刺激引发的头痛。
夏季人的脾胃功能偏弱 吃冰要选对时间
在中医眼里,夏季人的脾胃功能偏弱,稍微吃点油腻、生冷、辛辣的东西就容易拉肚子,如果想吃冷饮解馋,最好选对时间再吃。
邬婉文表示,一般选择中午来食用冰饮,因为中午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饮用冰品对身体影响比较小。尽量选择在午餐后食用,不要空腹食用,每次可以少量含在嘴里3—5秒,再慢慢下咽,遵循“入口不冰齿”的原则。
医生建议,夏日不要在运动或劳作过后猛吃冷饮,更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如果吃两次,间隔至少要在两小时以上。有偏头痛等头痛史的人或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慎食冷饮。
(责任编辑:知识)
-
中新网7月7日电 民政部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二季度民政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下步工作安排。民政部新闻发言人李婉丽在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福利彩票发行销售1071.98亿元、筹集公益金约310亿元。李 ...[详细]
-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5日从中国生态环境部获悉,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环保合作分委会(以下简称分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日前在天津召开。分委会中方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和俄方主席、俄罗斯联邦自然 ...[详细]
-
从“进得来”到“留得住有发展”:拓宽家政就业渠道 完善保障让农村劳动力从业无忧
央视网消息:为了让农村劳动力在家政服务业“进得来”,《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活动,搭建供需对接渠道,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直播带岗”,精准推介家政 ...[详细]
-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7月6日14时07分,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近海区域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日本气象厅消息显示,当天,吐噶喇列岛近海区域连续发生多次地震,14时 ...[详细]
-
中新社海口7月6日电 题:一块怀表讲述了怎样的南洋华侨抗日救国故事?——专访海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贾世杰中新社记者 张茜翼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海南省博物馆珍藏的 ...[详细]
-
中新网上海7月6日电(范宇斌)6日,“青年汇 文化缘 中华情——2025青年研习营”闭营仪式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据悉,本次研习营以城市为书,鉴古知今;以科技为窗,洞见创新;以技能会友,培育匠心。研习营 ...[详细]
-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公安部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4日,中国、缅甸、泰国联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第二次部级会议在缅甸内比都召开。会上,三国有关部门就深化警务执法合作达成系列共识,将继续联手严厉打击妙瓦底等 ...[详细]
-
严惩“开盒”,给隐私“上锁”(“融”观中国)——“守护清朗网络空间”系列报道④今年3月,一则“13岁未成年人开盒孕妇”事件引发热议,把“开盒”一词推上风口浪尖。何为“开盒”?即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搜 ...[详细]
-
中新网杭州7月6日电(鲍梦妮 许珊珊 孙夏青)7月5日晚,2025年富阳区第七届百村篮球赛在杭州富阳开启。本届赛事规模创历史之最,共吸引112个行政村的112支球队、1344名运动员参赛。他们将在1个 ...[详细]
-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康定全接触”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5日,有网民通过抖音平台反映四川省康定市正在建设的姑咱镇日地沟山洪泥石流治理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康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后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项调查 ...[详细]